企業責任
中茶通過“以銷定產、以銷定購”的采購模式,根據公司年度銷售情況制定年度采購計劃并向供應商下達采購訂單,與茶農簽訂采購協議。2015年,公司在烏龍茶之鄉的福建收購茶葉達6480噸,帶動農戶約5770戶,增加農戶收入約7900萬元。
中茶與福建漳平鴻鼎農場一同建立了“黛云山茶莊園產業優勢整合示范基地”,借鑒臺灣精致農業管理經驗和先進加工采摘技術,將生態茶管理經驗復制到中茶的茶園基地。
中茶采購系統不斷加強與供應商的信用溝通,共同組建供應鏈管理中的社會責任制度和戰略聯盟體,力爭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在供應鏈中有效、暢通地傳遞。供應商存在苦難或達不到公司要求時,公司給予必要的資源及技術支持,幫助其供應商踐行社會責任。
中茶每年召開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,對供應商企業進行社會責任教育,推行社會責任、健康發展和長期利益,積極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管理,在追求利潤的同時承擔保護環境、保護勞動者權益的責任。
中茶不僅嚴格把控產品質量,也非常注重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技術優化。
2015年,中茶圍繞茶葉健康功能主題,進行了中茶百年木倉黑茶降血脂、減肥、潤腸通便等健康功效的研究工作,通過菌種開發實現了發酵工藝的標準化,中茶專利菌株獲得遺傳穩定性、耐藥性、毒力等5項國家資質認證。
中國茶葉建立“從茶園到茶杯”的全供應鏈質量安全管理體系。先后通過ISO22000、ISO9001、ISO14000、ISO18000、HACCP、GAP等管理體系認證,創新使用“茶葉產業鏈質量安全風險控制大綱+品類控制手冊”的統一管理模式,運行有效。
(1)中國茶葉編制《茶葉產業鏈標準》,從產品研發、種植與采摘、初制精制和緊壓茶壓制、原輔料采購、原輔料庫存管理、拼配加工、產成品管理、產成品庫存管理、流通與分銷9個環節,建立60項量化管控指標,規范產業鏈建設。
(2)中茶公司基地茶園通過SAGP(農業可持續發展管理項目)認證,內容涉及公司管理體系、茶園生態系統保護、水源保護、農作物綜合管理、土壤保護、廢棄物綜合管理、加工生產清潔化、農化品安全使用、應急預案及保護措施、長期發展規劃等100多項指標,涵蓋水污染防治法、節約能源法、環境法、農藥管理條例等近二十部法律法規。